文 /李瀚
最近,券商研究所所长们聚在一块,核心话题就是:“如何留住优秀分析师?”而讨论的结果是,谁也没办法。
自2003年年底,中国证券市场刮起“价值投资”之风,分析师一夜成为香饽饽。至此,一条自“券商分析师”至“基金公司”的人员流动“汹涌”成流,直至目前仍未停息。两个月前,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成立,以40万人民币保底招聘分析师,更让“全国的分析师都恨不得投简历。”
为什么中国的证券分析师产生不了这样的身价?要知道,即便在香港,一个二流的分析师,年薪也要在100万港元以上。
证券公司一般被称作卖方,对应的买方则是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这场从卖方至买方的人才流动起因,是因为从事同样的工作,分析师在卖方工作要比买方低上2~3倍。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薪酬水平为例,即便它有着连续两年被基金经理评为最佳研究团队的光环,年薪最高者还不到30万元。
谈到年薪,国内一家二线券商自去年以来很是露脸。2004年,国信证券打出广告,以年薪30~50万的年薪招聘明星分析师,此举震撼业内。此前,除了中金公司优秀分析师的年薪最接近百万元量级,尚未有一家券商能开出“半百”价码。
一年过去,国信证券的投入有了产出,其基金分仓量出现突升。
资产管理业务问题成堆,不得不全面停止;投行IPO及再融资项目全部被监管当局暂停,无法开展;券商盈利的三条渠道,只剩下经纪业务。而基金分仓量,正被各家券商引入,作为考核各研究所所长的硬性指标。提供分析报告,服务于基金公司,以此提高对机构投资人的吸引力,到自己这来交易,正成为券商们新一轮竞争的热点。毕竟,5年熊市下来,市场上兜里有钱的,就剩下基金公司了。
然而,无论怎么吸引买方,券商们依然处于完全弱势的境地。当前的集中交易的市场制度下,券商经纪业务所能提供的,不就是一个通道吗?通道,能产生什么附加值?
一只额度100亿元的基金,每年能收取1.5亿元的管理费收入,可是当前有几家券商能赚这么多钱?没有钱,又如何撑得起分析师们的越来越高的身价呢?这是卖方分析师身价低于买方分析师身价的真正原因。
至于券商为什么赚不到钱,需要监管当局审视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是否出了问题。依照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徐刚博士的研究,如果赋予券商“批股式发行”和“撮合交易的做市商制度”,从制度上重新设计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买方与卖方的制衡,而不是一边倒的情形。
否则,优秀分析师排着队离开证券公司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分析师大量流失已经导致券商证券研究的后继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