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瑞文摘
金融知识
浦瑞论坛
金融导航
 
金融业培训课程
证券业培训课程
基金业培训课程
银行业培训课程
其他金融业培训课程
通用培训课程
 
首页 > 培训资讯 > 浦瑞文摘
 
管理文摘
 
企业信用管理培训工作亟待启动
摘自《经济日报》 2002/11/29

  作者:陈铁柱   

  当前,在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一种不和谐现象:一边是学者、专家和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运作;一边是企业行动缓慢、无实质性进展。这种情景延滞了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加大了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难度。如不能尽快改观,就会进一步凸显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市场上信用形象不佳的尴尬局面,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前受阻。

  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缓慢,使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更加显现

  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努力与进度相比,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显然是滞后的。实际上,国内理论学术界进行信用专题的研究,专业信用工作机构的建立,相关行业和地区展开信用征信、监管、服务论证、规划和摸索等基础工作,都是在进入新世纪后才起步的。

  国内市场上严重的经济违法造成了高度的信用危机,使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甚至使大量贸易倒退回物物交换、钱物交换等原始方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贸易额的 90%靠信用,而我国的现汇交易额却高达80%之多。如不尽快建立起企业信用体系,树立诚信形象,我国由加入世贸组织而应获得的益处,就会大打折扣。

  几乎所有的国内企业对建立有效的信用制度充满渴求,但对信用体系的真正含义和具体应用仍缺少必要的知识。虽然一些省市政府和民间组织已经启动了不少的相关项目,甚至还编写了教材,制定并开始了培训计划,但仍然缺乏针对企业的普遍性的培训思路。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学术委员会蒲小雷认为:“我国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对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甚少。到目前,还没有大学开设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研究企业信用管理的人员更是少又少之。“

  信用制度是建立在道德和理念基础之上的法律制度,西方国家的公民道德修养、民族文化不比中国强,但他们国家完善的信用制度所产生的对企业和公民的行为约束力,却是令人敬畏的。在那里,企业或个人的不良行为一旦被无处不在的信用体系“记“住,往往就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麻烦。而我国一些企业却仍旧在无所顾忌地恶意失信。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实行的企业“黑名单“制度,就是通过信用监管的渠道,公告企业的不良经营行为,以求尽快改善经济秩序的一种形式。然而,信用体系的有效性,需要广泛的守信环境为基础。而全员性的信用知识培训,既可使企业进入信用体系的可控范围,又能迫使失信行为有所收敛。

  企业要尽快通过培训进入角色,重塑诚信形象

  我国是在社会信用状况出现恶化、社会信用需求最为强烈的情况下,重塑诚信形象和奠基信用基石的。因此我们更需要科学地整合相关资源。

  蒲小雷等曾做过一个调查, 51%的企业根本没听过企业信用管理,而有系统、完善信用管理职能的非外资企业只有不到0.1%。据笔者调查,一些知名大学的校办企业,对规范性的企业信用管理理论、机构及运行方式也不是很清楚。出现这一现象,除了忽视政府在培训上的权威作用外,相关的培训制度、培训资料、培训师资、培训方法等方面的长期短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在理论界已广泛认可,但其在企业培训上所具有的独到作用,却受重视不够。当然,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行政干预等作为,在职能转换时,很容易出现矫枉过正。再加上美欧等国家在信用工作的运作上主要依靠民间的模式影响。因此,在工作论证时,既希望减少政府的干预,又渴望政府的权威性推动的心态是很自然的。

  大规模的企业培训的组织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企业信用培训的组织、内容和方式,可利用工商系统的事业编制机构、对企业开展大规模培训的经验和渠道,进行学员组织、场地确定、课程制定、教员安排和场地服务等项具体工作。

  同时,可利用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联合资信评估公司等具有权威性培训教材和教学能力的单位,负责教材的进一步整理、大面积的师资培训及对企业的授课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