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富达2001年以来一直坚定推荐万科和张裕,始终坚持自己的眼光和选择,今年,他们团队的投资实现了250%的回报。据说,他们明年要通过深国投发行一个信托理财产品,名字就叫万利富达。
看来,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眼光是第一位,其次要坚守。漫漫时光中要等待你的判断是正确的,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我们且看以下文章,等到2008年初的时候,我们来再回首,看看他们说的对不对。
紧抓行业龙头
——摘自招商证券2007年度研究报告
我们有一个观点:选股是一次长跑!一般已经跑在前面的公司继续跑在前面的概率更大。尤其这几年从泛滥竞争中突围而出的公司,前面已是广阔的市场,一马平川的感觉。所以,我们的基本主张是买白马,虽然不是买在山脚,但如果相信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繁荣,这些白马也还刚刚离开山脚而已。就像中国人寿,跑在前面就一直在前面了;伊利、蒙牛也是一样,行业里军阀混战已经基本过去。就房地产而言,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在香港和内地上市的有30多家,5年内必然产生2-3家新鸿基这样的大公司,像万科之类的公司可能性最大。
当然,长跑下来,龙头最后也有可能跑输了。比如凯马特最后输给了沃尔玛;CC最后输给了百思买。但是在1985年沃尔玛跑到前面的时候,在1996年百思买跑到前面的时候,再换成沃尔玛和百思买也来得及。
从统计的角度看,人们夸大了大公司的死亡率。实际上,买入大公司的死亡率,和买小公司的成功率一样小。1885年编纂的道琼斯指数,取了当时取得成功的12只大股票,至今121年了,这12家公司中破产清算的只有1家,1家被兼并,其他10家到现在仍然算成功的企业:两家名字和主业一直不变(包括GE),5家改了名字但没改主业,1家改了名字和主业,2家被私有化(私有化对股民未必是坏事)。
我国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调整进行了两年,但还远远没有完成。例如国内白酒,茅台涨了别的也要补涨,谁也不拉下,抱着这种思路是肯定不行的。张裕这么涨,香港的王朝就是不涨;中集这么涨,香港的圣狮就是不涨,这就是行业里跑在前面跟跑在后面的差别。
除了已经跑在前面之外,当然还会有其他一些条件。比如,行业必须是旺盛的行业,佛山照明也是行业第一,6%市场份额,比万科在房地产中的份额还大,但灯的行业增速全球只有2%,国内也不过5%,比房地产的行业增速就差得远;而且,管理层要清明,当年跟万科同时代的深圳金田都已经倒闭了,管理层的差别,在长跑中最见分明。苏宁2006年一年涨了3倍,国美横在那里基本上从来没涨过。国美的资产是不差的,主要是投资者对管理层看不清楚,开头只把200多家店65%的股权放进来,收入算100%,利润只拿进来65%,2006年初把35%股权以很高的PE卖给上市公司,现在外面还有100多家店等着注入进来,之后外面还有一个高端电器连锁鹏润,然后管理层还要花很大的资源搞房地产。
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买行业龙头。拿到它不是行业龙头时再说。这是一个抢占战略资源的问题。现在不是抓热点,而是怎么确保自己搭上车。2007年中移动之类的大蓝筹回来发A股后,2007年就发完了,2008年就没有东西发了,战略资源就这么多。外资很清楚这一点,几只银行股就是典型的战略资源。就这几家,今后几十年也就是这几家了。
|